團體心理治療(Group Psychotherapy),是一種為了某些共同的目的將成員集中起來進行心理治療的方法,它是一種相對于個別心理治療形式而言的治療形式。
團體心理治療(Group Psychotherapy),是一種為了某些共同的目的將成員集中起來進行心理治療的方法,它是一種相對于個別心理治療形式而言的治療形式。它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人在人際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分析自我、接納自我,改善和調整人際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從而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團體是一個微型社會,一個人在團體里面的關系會呈現出他與外在的社會的人際模式。在團體里通過團體治療獨特的療效因子修復了跟他人之間的關系模式,也就修復了他與外在社會的關系模式。很多時候個體咨詢做了很久都找不出頭緒的個案,放到團體里,很快就會呈現出他的問題所在。
實踐證明,團體心理治療是一種經濟、簡捷、高效的方式,更適合我國國情。以學校為例,面對幾百名甚至幾千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工作,一對一的咨詢方式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對汶川地震受災人群實施心理危機干預的過程中,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與此同時,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已成為心理咨詢行業的新寵,在部隊、企業、政府機關、學校等各行各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歐文.亞隆----存在主義心理療法和團體治療大師,存在主義心理療法最杰出的四大高手之一,當世僅存的國際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1931年生于華盛頓,是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終身榮譽教授,其主講的錄音帶廣泛使用于治療師的訓練工作。因其在臨床精神醫學領域的貢獻,曾獲得一九七四年艾德華.史崔克獎;一九七九年獲得美國精神醫學會為學術研究頒發的基金獎。
歐文.亞隆除撰寫專業教科書如《團體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與吉妮.艾爾金合著《日漸親近》,與李伯曼和麥爾斯合著《會心團體:最初的事實》之外,亞隆也擅寫心理治療小說和故事,如《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生命的意義》、《愛情劊子手》、《叔本華的眼淚》等,多次榮獲歐美小說和非小說文類獎項。
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認為心理癥狀或困擾均起源于人際關系的沖突,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通過團體治療的過程解決人際關系沖突進而消除心理癥狀。因此通過團體工作坊示范的歷程,李侖老師引導大家把握治療師的角色與參與方式。團體治療做為心理學十大流派之一,提起團體治療,歐文.亞隆就是最好的。就像提起精神分析,就是弗洛伊德一樣。